彭兴礼:机械零件修复“专科医生” - 《大众科技报》
时间:2008-12-20 浏览:
张弘弢
北 京奥宇可鑫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兴礼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是360行中所找不到的——机械零件的修复。他所研制的铸造缺陷修补机,是专 用于修复铸造缺陷的设备;他所发明的奥宇可鑫修复工艺,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专利设备、工艺和材料,对机械零件进行修复的高新工艺,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1992年,27岁的彭 兴礼做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应聘北京市怀柔县某机械零件厂业务副厂长,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次普通的工作角色转换,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更影响了 整整一个行业的发展进程。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亲眼看到一个即将报废的机械零件在工人师傅的手中获得新生,彭兴礼惊奇的像个孩子,第二天他就把自己“下放” 到车间,拜师学艺,并决心要把这里办成机械零件的“专科学院”。
1993年,承载着彭兴礼无限希望的奥宇表面技术处理厂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没有鲜花,没有礼炮,只有他的满腔热情和一份“不干出个名堂誓不罢休”的决 心。谁知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技术上的难题,传统的电刷镀技术存在着诸多不足,只能修复一些简单、精密度要求不高的机械零件,应用范围狭窄,再加上彭兴礼 是“半路出家”,做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彭兴礼泡车间,翻资料,请教专家,还尽可能到相关院校进修或是到大学课堂做旁听。在与专家教授交流的过程中,彭兴礼了解了国际上许 多该领域的前沿技术,相比之下,中国的机械零件修理业,简直就是一块未经开垦的土地,“要做就做行业的拓荒者和领导者”,一向不甘人后的彭兴礼决定投入到 新技术的研究中。
彭兴礼刚出院的一天下 午,公司来了两位客人——北京市公路局施工处的处长和设备科长。这个单位的一台美国进口870大型平地机,由于一个滚珠轴承外套磨损,突然不能工作了,高 级路面没有大型设备不允许施工,如果买新件,申请报关最少要3个月,但工期有限,他们找遍了北京得修理单位,甚至去了清华、北大等高校的金属系,都没法修 复。一向以客户的需求为自己科研课题的彭兴礼,还是把这个活儿接了下来。客户轻松地走了,沉重的包袱压在了彭兴礼的肩上。他在同事的帮助下操作,经过反复 试验,用了3天的时间找出了适合的工艺,第一次修复了这种高难度的零件并获得较大成功。 在彭兴礼上千次成功得修复案例中,北京107厂镀铬杆得修复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得转折点,是彭兴礼事业“大跃进”的起点,也是一个新兴行业——机械零件特 种修理业的起点。
那是1995年3月的一天,曾经为毛泽东同志制作水晶棺材的北京107厂设备负责人找到彭兴礼,送来一根德国产的镀铬杆,这是该厂一台进口设备上的一个重 要部件。铬是一种钝化材料,本身的处理难度非常大,这根镀铬杆由于磨损严重,露出了钢质基材,也就是说,必须在铬和钢两种材质上同时修复,当时的技术水平 根本就处理不了。“越难才越有挑战性,科研才更有价值”,彭兴礼不顾旁边冲他摆手、使眼色老师傅的劝阻,毅然点点头,接了下来。他先安排了几套工艺,让同 事们去实验,结果到第5天时,不但零件没修好,修理师傅们都要求休假。彭兴礼理解大家的想法,镀铬件不好处理,谁都不愿承担这份责任,但是,自己是没有退 路的,他决心拿出一套镀铬件的完整修复工艺。彭兴礼从原材料入手,改配方、编新工艺,经过10多天的努力,在失败了28次之后,试验终于成功了。同时,一 种能够处理多种金属的处理液——奥可特号活化液也研制成功,该活化液配合彭兴礼研制的逆变脉冲电刷镀电源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刷镀技术的修复水平。北京 科技情报研究所评定说:“这种产品的应用填补了国内技术□□,拓宽了电刷镀的应用领域,推动了此向工艺的向前发展。”
奥可特号活化液的成功研制,是彭兴礼深刻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认识到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他决定聘请一批专家教授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并在这些专 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研制生产了12大系列近百个品种的“奥可”牌系列胶粘剂,其产品性能和生产技术均属国内领先,甚至被国外工业修补胶巨头、有“工 业医生”之称的美国贝尔左纳胶公司视为在中国的一个强劲竞争对手。
1999年9月,彭兴礼的企业实现重组,成立了北京奥宇可鑫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0月2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奥宇可鑫公司联合举办的“首 届全国表面工程维修领域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会上,彭兴礼第一次正式提出机械零件特种修复工艺的概念,翻开了一个新兴行业——机械零件特种修理 业崭新的一页。
《大众科技报》